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资料图片)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强调“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际组织发布的《与自然和平相处》等报告警示:2011年至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全球约100万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威胁……地球家园面临危机。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倡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率先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动建设世界上最大国家公园体系,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贡献着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
中国持之以恒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同时,中国通过双多边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践行共建美好家园的中国之诺——与俄罗斯联手保护东北虎,老虎“跨境游”越来越多;朱鹮东渡日本,使当地在本土朱鹮面临灭绝的危机后重新有了“吉祥鸟”;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建全球葱园,用于保育和研究全球的葱属植物种质资源。
△云南昆明晋宁区双河彝族乡的野象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积极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引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掷地有声。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类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作出鲜明回答:“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福建北部海域,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现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在气候变化上,我们采取的行动就是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习近平主席说。
如今,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了50%,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
△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的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中国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接近全球60%,是全球布局环境技术创新最积极的国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发展路径,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认为,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将加快全球绿色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种神奇的草已经家喻户晓:它既能固碳,也可以绿化地面、改善水土流失,还可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解决以往发展菌业的“菌林矛盾”难题。
这就是中国传来的菌草,被当地居民称为“幸福草”。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指出,“合作紧扣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发展目标”“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
△中国菌草科学家与非洲留学生交流菌草栽培经验。
如今,菌草技术已经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份、16个地区,惠及8600多户老百姓。菌草产业也成为当地继咖啡之后的第二支柱产业。在斐济,菌草作为饲草,让旱季牛羊死亡率大大降低。在卢旺达,菌草技术让当地三万多农户的收入增加了一倍……“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当地居民,因菌草技术走上了摆脱贫困之路。
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持续造福共建国家民众,中国一直在行动。
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曾出台60多个方案,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绕避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保低碳成为沿线43个车站的特色;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截至5月30日,中国已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行驶在云南元江特大桥上。
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与全世界合作,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为实现人类和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栾熙彦
视觉丨江雨航
责任编辑:贾宏伟